

孙文学说的造句是:两年半后停学到广州,受到了老同盟会员谢炽垣“宣传孙文学说,讲解理论,得受激励”。
孙文学说的拼音是:sūn wén。网友释义是:辛亥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和妥协,的果实被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大地主大买办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篡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力量,领导和发动反袁斗争和运动,但屡遭失败。为了总结中国长期民主的丰富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探讨继续前进的道路和方法,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孙中山于1918年写成《孙文学说》,即巨著《建国方略》的第一部分《心理建设》。孙中山一生著述颇丰,而哲学专著只有《孙文学说》。辞典修订版是:书名。孙中山所着,为《建国方略》主要内容之一,1919年出版。旨在力斥数千年来陷国人于思想迷津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说的谬误,证明知难行易的道理。
孙文学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孙文学说详细内容】
⒈ 孙中山著。作于1918年。阐述了宇宙进化论和知行观等哲学思想,着重提出“知难行易”说,以鼓舞当时党人的斗争意志。后收入《孙中山选集》。⒈孙中山著。作于1918年。阐述了宇宙进化论和知行观等哲学思想,着重提出“知难行易”说,以鼓舞当时党人的斗争意志。后收入《孙中山选集》。
二、网友释义
辛亥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和妥协,的果实被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大地主大买办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篡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力量,领导和发动反袁斗争和运动,但屡遭失败。为了总结中国长期民主的丰富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探讨继续前进的道路和方法,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孙中山于1918年写成《孙文学说》,即巨著《建国方略》的第一部分《心理建设》。孙中山一生著述颇丰,而哲学专著只有《孙文学说》。
三、辞典修订版
书名。孙中山所着,为《建国方略》主要内容之一,1919年出版。旨在力斥数千年来陷国人于思想迷津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说的谬误,证明知难行易的道理。
四、其他释义
孙中山著。作于1918年。阐述了宇宙进化论和知行观等哲学思想,着重提出“知难行易”说,以鼓舞当时党人的斗争意志。后收入《孙中山选集》。
五、关于孙文学说的成语
子子孙孙 文子文孙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书学剑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六、关于孙文学说的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