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国语辞典是:⒈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获取胜利成功。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引:《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将皆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详细内容】
⒈ 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英:Theonlywaytocatchtigercubsistogointothetiger'sden;nothingventure,nothinggain;
二、辞典修订版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获取胜利成功。《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将皆然。」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三、典故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鄯王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鄯善王明白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四、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五、关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反义词
六、关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