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基础解释是:旧时指女子应该守贞节,后泛指宁可死去也要不能丧失节操。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详细内容】
⒈ 宋明理学家反对妇女改嫁的封建说教。谓贫困饿死是小事,再嫁而失去节操才是大事。语出《二程遗书》卷二二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引证解释
⒈ 宋明理学家反对妇女改嫁的封建说教。谓贫困饿死是小事,再嫁而失去节操才是大事。引:语出《二程遗书》卷二二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説。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清方苞《<岩镇曹氏女妇贞烈传>序》:“其论娶失节之妇也,以为己亦失节,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言,则村农市儿皆耳熟焉。”
三、辞典修订版
旧时认为贫困饿死是小事,女子再嫁失去贞节才是大事。清.方苞〈岩镇曹氏女妇贞烈传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言,则村农市儿皆耳熟焉。」后亦用于比喻坚持真理正义,宁死也不丧失原则,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算丢掉饭碗,我也要力争到底。」
四、其他释义
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五、关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成语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饿死事大 大大小小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六、关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造句
1、爹爹教导过我,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中国几千年来形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女不事二夫”的社会风气,且影响至今。
3、张宇初就算再不懂人情世故,也知道女孩子的闺房,不是随随便便一个陌生人就能够住进去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于女子来说还有什么是比名节更加重要的。
4、这位差点成为朱元璋祖先的圣人到底是什么货色呢,他一贯主张天理为本,要牺牲人欲,那句著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他思想的体现。
5、那也不行啊,换了立宪前那就是摸哪砍哪的节奏,听哥哥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谓男女之防不得不申……
6、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朱熹朱夫子的话未必对,但是这个天下是属于男人的,那么,它便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