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的相关诗词是:《浣溪沙·戊寅坡诞日,为寿苏小集于孙氏之弘一斋》、《题弘一法师诗词》、《金缕曲·虎跑定慧寺谒弘一法师舍利塔同盛元晓华》。
弘一的拼音是:hóng yī。词语解释是:⒈ 见“李叔同”。⒈见“李叔同”。网友释义是: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国语辞典是:⒈ 近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擅长于书画、篆刻。曾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留日时名岸,号叔同。回国后在天津、浙江、南京等地学校任教。主编过《音乐小杂志》、《文美杂志》,兼乐曲创作。七年在杭州从虎跑寺了悟和尚出家,隔年于灵隐寺受具足戒。自此一改过去浪漫的生活,清苦自持,不收徒、不建寺,以弘扬《南山律》为毕生之志,创设南山律学院。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等及《演讲集》行世。弘一[hóngyī]⒈近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擅长于书画、篆刻。曾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留日时名岸,号叔同。回国后在天津、浙江、南京等地学校任教。主编过《音乐小杂志》、《文美杂志》,兼乐曲创作。七年在杭州从虎跑寺了悟和尚出家,隔年于灵隐寺受具足戒。自此一改过去浪漫的生活,清苦自持,不收徒、不建寺,以弘扬《南山律》为毕生之志,创设南山律学院。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等及《演讲集》行世。
弘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弘一详细内容】
⒈ 见“李叔同”。⒈见“李叔同”。
二、国语辞典
⒈ 近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擅长于书画、篆刻。曾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留日时名岸,号叔同。回国后在天津、浙江、南京等地学校任教。主编过《音乐小杂志》、《文美杂志》,兼乐曲创作。七年在杭州从虎跑寺了悟和尚出家,隔年于灵隐寺受具足戒。自此一改过去浪漫的生活,清苦自持,不收徒、不建寺,以弘扬《南山律》为毕生之志,创设南山律学院。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等及《演讲集》行世。弘一[hóngyī]⒈近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擅长于书画、篆刻。曾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留日时名岸,号叔同。回国后在天津、浙江、南京等地学校任教。主编过《音乐小杂志》、《文美杂志》,兼乐曲创作。七年在杭州从虎跑寺了悟和尚出家,隔年于灵隐寺受具足戒。自此一改过去浪漫的生活,清苦自持,不收徒、不建寺,以弘扬《南山律》为毕生之志,创设南山律学院。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等及《演讲集》行世。
三、辞典修订版
近代一位高僧的法号。(公元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擅长于书画、篆刻。曾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留日时名岸,号叔同。回国后在天津、浙江、南京等地学校任教。主编过《音乐小杂志》、《文美杂志》,兼乐曲创作。1918年在杭州从虎跑寺了悟和尚出家,隔年于灵隐寺受具足戒。自此一改过去浪漫的生活,清苦自持,不收徒、不建寺,以弘扬《南山律》为毕生之志,创设南山律学院。着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等及《演讲集》行世。
四、其他释义
见“李叔同”(773页)。
五、关于弘一的词语
弘一大师 弘一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墨西哥一九一?至一九一七年 弘博 阐弘
六、关于弘一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