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简体是: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拼音是:jiǎ wǔ。词语解释是:⒈ 14-1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⒈14-1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网友释义是: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1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朝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辞典修订版是: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4),岁次甲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我国运兵船,并攻击我牙山驻军。七月一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甲午战争详细内容】
⒈ 14-1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⒈14-1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
二、网友释义
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1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朝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三、辞典修订版
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4),岁次甲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我国运兵船,并攻击我牙山驻军。七月一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
四、其他释义
14-1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
五、关于甲午战争的成语
旁午走急 旁午构扇 祁奚举午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 兢兢战战 战战栗栗
六、关于甲午战争的法语
Guerre sino-japona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