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司马昭之心基础解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23:04:39
文档

司马昭之心基础解释

1、司马昭之心的基础解释是:(歇后语)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推荐度:
导读1、司马昭之心的基础解释是:(歇后语)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司马昭之心的基础解释是:(歇后语)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司马昭之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司马昭之心详细内容】

⒈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二、引证解释

⒈ 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沉、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梁启超《新民说·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德相俾士麦宗教思想最浅薄之人也,其在本国剥夺教徒之,风行雷厉,不遗餘力。至其在中国也,乃与法人争罗马教护教之名义,岂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者耶?”《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制造‘黑线专政’论的司马昭之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三、辞典修订版

(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四、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五、关于司马昭之心的反义词

路人皆知  

六、关于司马昭之心的成语

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昭昭之宇  昭昭之明  昭昭在目  使人昭昭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司马昭之心的详细信息

文档

司马昭之心基础解释

1、司马昭之心的基础解释是:(歇后语)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