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纵的辞典修订版是:诸葛亮征南夷,七次生擒酋长孟获,七次释放,使之心悦诚服,不复背叛。见《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善用策略,使对方诚服。元.季子安〈粉蝶儿.这些时套.剔银灯〉曲:「俏冤家风流万种,他也待学七擒七纵,把我似勤儿般推磨相调弄。」。
七擒七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七擒七纵详细内容】
⒈ 同“七纵七禽”。引: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便要一衝一撞,登时间早将你七擒七纵。”《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清魏源《寰海》诗:“七擒七纵谈何易,三覆三翻局愈奇。”⒈同“七纵七禽”。引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便要一衝一撞,登时间早将你七擒七纵。”《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清魏源《寰海》诗:“七擒七纵谈何易,三覆三翻局愈奇。”
二、综合释义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三、网友释义
七擒七纵,汉语成语,历史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中,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蜀汉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归顺自己。
四、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五、关于七擒七纵的反义词
六、关于七擒七纵的造句
1、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心悦诚服;蔺相如忍让宽容,廉颇负荆请罪……海纳百川容量大,壁立千仞气节高。
2、想我堂堂名校动物学教授怎么就跑到东汉了呢?做谁不好,偏偏让我穿到‘七擒七纵’里的孟获?
3、没有自信,怎会有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没有自信,怎会有诸葛亮七擒七纵擒孟获?没有自信,怎会有刘邦赴项羽独闯鸿门宴?
4、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怎会有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怎会有诸葛亮七擒七纵擒孟获?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怎会有刘邦赴项羽独闯鸿门宴?
5、孔明先生对孟获七擒七纵,孟获纵非黔驴技穷,亦会为之仁德屈服。
6、法国的模式在统治性上更具权威,而且试图把被统治者完全成自己人,但要动用的规模也大,所罗门总不可能来个七擒七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