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危害有很多,不管是男女老少,长期的喝酒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我们要劝诫大家早点戒酒,那么如何戒酒呢?很多人总是戒酒失败是因为陷入了喝酒的误区,本文今天就介绍一些戒酒的小偏方以及解酒的方法。
喝酒和吸烟一样,都能让人成瘾,喝酒多了不仅伤身体,还会因为酒驾而发生事故,究竟如何戒酒呢?下面介绍一些戒酒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才可以把酒戒掉
1、中药瓜蒂戒酒方
瓜蒂的主要作用是催吐,退黄疸。具体使用方法:将瓜蒂0.3g~0.5g浸泡在500ml白酒中,7到15天后饮用。
如果酒量没有明显减小的,瓜蒂剂量可以增加到0.5~0.7g。这个方法只适合饮酒时间短,饮酒量少的戒酒患者。
2、耳穴贴压戒酒法
该方法在耳穴取口、胃、皮质下、内分泌、神门、咽喉、肝;体穴取脾俞、肝俞、肾俞、内关、列缺、神门、足三里。
用酒精棉球消毒耳朵,之后在穴位上寻找敏感点,将王不留行籽放在胶布上,对准穴位,然后按压耳穴,直到你感觉酸、胀、痛。每次可以选择4~5个穴位,每次按压3~5秒即可。
3、电针治疗戒酒
可以选脾腧、肝腧或肾腧法,用毫针快速直刺进针,得气后停止,用电针治疗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秒,每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两到三天治疗一次。
4、中药汤剂戒酒
方药组成是:葛根20g,龙骨40g,牡蛎40g,赤芍20g,白芍20g,黄芪40g,全蝎5g,天麻5g,牛膝15g,桂枝15g,钩藤5g,羌活15g,地龙10g,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5g,茯苓15g,每天一剂,水煎至200ml,分两次口服。
注意
以上的这些方法仅供戒酒者们参考,若患者及其家属不懂医,则需要在专业的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若症状比较严重,不适合自行治疗的,就应尽早的去医院接受诊疗。
酒少饮有益于身体保健,过多饮用则势必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这里还是要劝大家少饮为妙,有酒瘾也该早日治疗,尽快戒酒。
老年人喝酒有哪些危害
吸收慢
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使老年人胃肠道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血量减少,且胃肠蠕动减慢,从而造成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减缓,易造成酒精长时间在胃肠道中停留,加重酒精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可直接导致胃肠炎性病变及溃疡的发生,甚至导致出血。
代谢慢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及乙酸,最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老年人肝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使肝脏代谢酒精的速度减慢,致使乙醇滞留肝脏时间过久。乙醇和乙醛可对肝脏构成毒性作用,使肝脏细胞受损,引发慢性酒精性肝炎。
排泄慢
酒精的主要代谢产物是由肾脏排泄,由于老年人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肾功能衰退,肾小球滤过率大幅度下降,影响乙醛和乙酸的排泄速度。
而酒精的分解产物乙醛,具有肾毒性,可使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受损,导致肾功能下降或肾功能不全。
喝酒的误区
1、酒后服用利尿剂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均有扩张血管作用,可增强血管扩张剂的疗效。尤其应用噻嗪类等利尿降压药时,如果饮酒,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
喝酒脸红者代谢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饮酒脸红还与环境、饮食、个体的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定要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有些药物说明书上注明服药期间要禁酒,服用这些药时,无论是否容易脸红,都不应该饮酒。
2、酒后使用紧急药物甘油
众所周知,心绞痛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因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救命药”,然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无效的比例却高达25%,其中很多是喝酒容易脸红的人。
乙醛脱氢酶2能特异性代谢甘油,产生一氧化氮,实现血管扩张,缓解心绞痛。
饮酒脸红者的乙醛脱氢酶2活性大多不高,服用甘油的效果可能不好,甚至无效。
建议这些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甘油,必要时应备用或改服其他药,如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中药制剂,防止因用药不合理而贻误治疗时机,带来生命危险。
3、酒后服用多种抗生素
除了平时用甘油要注意,饮酒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多种抗生素可与乙醛脱氢酶2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在体内堆积,出现双硫仑反应。
其临床表现为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甚至引起休克。
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有:甲硝唑、酮康唑、氯霉素及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喝酒容易脸红者,对此反应尤其敏感,一般人饮酒后3天内不宜服抗生素,喝酒脸红的人的这一时间建议为5~7天,甚至更长。
4、酒兑饮料很时尚
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
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但专家提醒,通常用来兑酒的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
另外,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因为喝的人一开始觉得像在喝饮料,就使劲喝,一旦察觉到有酒精作用时,就已经喝多了。
5、高度酒才够劲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低度酒是酒精与纯水勾兑而成的,喝着没劲,而高度酒多为粮食酿造,喝醉不上头,喝着更带劲。
其实,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
另外,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也就越多。
6、酒后喝浓茶
不少人都认为茶水有解酒、醒闹的功效,为此习惯酒后喝茶醒酒。但酒后是不宜喝茶,尤其喝溶茶。茶有让心脏兴奋的作用,而酒精对心血管也会产生刺激,酒后喝茶容易加剧心脏的负担。
7、酒后立即睡觉
许多人喝醉后并立即倒头就睡,更有人刻意在睡前习惯喝杯酒为了能快点入睡。其实这样是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饮酒过量千万不要任其自然入睡,如果是重度酒精中毒,很有可能回一睡不醒。
8、酒后即可洗澡
酒后昏昏沉沉,洗个燥清醒一下,这是许多人的习惯。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体心脏加快产生热量,而酒后洗澡容易导致热气聚集在人体体内不散发,加重醉态,导致恶性呕吐甚至晕厥。
解酒的方法有哪些
1、绿豆红糖
绿豆本身就有解毒的功效,红糖有补血的作用,还具有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两者放在熬汤一起可醒酒。也可以单用绿豆熬成绿豆水,也会有一定功效。
2、芹菜
因为芹菜中含有利尿有效成分,可以消除体内钠潴留,利尿消肿。促进肾脏通过尿液将体内酒精迅速排出体外,而且芹菜还有平肝降压作用。
因为芹菜中含酸性的降压成分,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饮酒后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用芹菜可以降压,具体做法很简单:就将适量芹菜挤汁饮服,可以醒酒,可以消除醉酒后的头疼脑胀、面部潮红、还能治酒后胃肠不适等症状。
3、米汤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经济的解酒方法,醉酒者可用浓米汤饮服,因为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
维生素B族就是养肝护肝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因此浓米汤就有有解毒醒酒之效。如果加入白糖一起饮用,效果会更好。
4、蛋清
喝醉以后,找1~2个生的鸡蛋清直接服下,虽然,不是很好饮服,但是效果好,因为蛋清富含蛋白质,可以更好的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5、生姜
很多的人喝酒醉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这时取一小块生姜含在嘴内,可以止住呕吐。还对我们的胃有保护的作用。
如何正确的饮酒
1、饮酒要适量
男性每天饮酒量不得超过1两白酒,女性每天不超过1瓶啤酒,每周至少两天不饮酒。有专家建议,男性每天酒精摄取量不应超过4个单位,女性不应超过3个单位。
那么如何计算酒精单位呢?可用酒瓶上标示的酒精浓度(只取数字)×所喝的份量(以公升计)。因此,正常人饮酒要适度,慢性病患者一定坚决戒酒。
2、拒绝“一口闷”提议
当朋友聚会或走访亲戚时适当饮酒助兴是可以的,但切勿“感情深,一口闷”“小酒不断天天醉”,最后烂醉如泥,祸从酒出。
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
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胃酸过多、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癫痫、老年痴呆等的人,要尽量禁酒。
从事驾驶员或高空作业等职业的人,应慎饮或不饮。而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人应绝对禁酒。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喝酒的误区以及戒酒的技巧,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坚持的做到,毕竟这是需要大家有毅力的坚持下去,相信用不了多就,就可以把酒瘾给戒掉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