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本该是幸福美满的时刻,家庭的负担减轻、工作更为熟悉、朋友也多。但是这个时期却是猝死和疾病的高发期,那么为何这个时期是身体的多事之秋呢?又有哪些可以解决的方法呢?
为何45-55岁是危险期?
1.生理因素造成,到了中年之后生理功能由盛转衰,五脏六腑的功能的下降以及身体内分泌的变化,胸腺、甲状腺、肾上腺,以及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出现退化现象。
2.新陈代谢的减缓和免疫力降低,新陈代谢会随着衰老而减缓,更容易出现“发福”现象,疾病也在此时更容易入侵身体。
3.更年期的出现,到了45-55岁前后更年期会到来。生理功能改变的同时也会引起神经系统的问题,同时体内激素不稳定,还会诱发妇科疾病、肿瘤等发生。
4.应酬多,长期的工作应酬、不良习惯等带来的危害,在这个时期更容易爆发,出现酒精肝、脂肪肝、三高等问题。
5.忽略对身体的保养,中年之后身体的功能下降,但大家潜意识忽略对身体的保护,引起小病变大病。
这个年龄段会发生哪些问题?
1.猝死
中年人常常会因为患有基础疾病,如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和慢性疾病,加之长期疲劳、饮酒、情绪波动等,出现猝死现象。
2.心脏疾病
常年的不良生活习惯、超负荷工作、睡眠不足和不健康饮食等,导致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发生。
3.肝脏问题
应酬多、烟酒刺激、高脂肪饮食、滥用药物等,导致中年时常出现酒精肝、脂肪肝、肝硬中过毒、肝硬化等。
4.胃肠道问题
暴饮暴食、酗酒、抽烟、熬夜、压力大、活动量少等,常常到中年之后引发胃部不适,如胃炎、胃溃疡、食欲不振、便秘等,其中胃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
5.肾问题
中年除了会因为肾虚出现腰膝酸软、乏力和尿频之外,,还会因肾脏病出现水肿、高血压、无尿、尿频、腰痛等。
6.精神问题
除了更年期综合症之外,社会压力、记忆力减退、感情问题、父母去世等,都容易引起45-55岁人群出现偏执、易怒、焦虑、多疑和失落。
如何预防中年时期的疾病
1.运动预防
面对中年时期的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肥胖、精神压抑等,通过运动可以起到防病和缓解情绪。
但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因为体力劳动的动作单一,局限于某一些组织和器官的运动,而体育运动能起到全面健身。同时中年人进行运动要避免过于激烈伤及骨骼。
2.避免不良习惯
中年之后要提高对身体的保养意识,吸烟、饮酒、熬夜、过度疲劳、入睡不刷牙等不良习惯要改变。
3.饮食预防
a.避免不好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避免不吃饭、吃太饱、夜宵、偏食、过烫食物、食物不洁和吃饭过快等。
b.食物中增加粗粮,减缓吃饭速度,荤素搭配,选择新鲜食物。
c.针对疾病选择膳食,针对身体的不同疾病,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如血糖高避免精细饮食;胃不好,避免坚硬食物;风湿病,避免富含嘌呤的沙丁鱼和猪肉等。
d.补充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三高是在中老年人多发的疾病,所以会不敢吃肉类食物,但是蛋白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物质。补充优质蛋白可以更好的提高抵抗力和维护骨骼健康。而不饱和脂肪酸可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降血脂和补脑的作用。
e.食物不宜过烂,中老年人难免会因为牙口不好而选择流质或易嚼烂的食物,但是食物过度烹调会导致其中的维生素大量流失,如蔬菜。所以,中老年的日常饮食还不易过度煮烂,为了适应牙口问题,可以将食物切碎制作。
45-55岁虽然是事业有成的黄金时间段,但是却是人体从中年转向老年的开始,是诸多疾病的高发期,所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做好预防工作更重要。
结语:一般到来45-55岁之间,很多人群容易发生猝死现象。而且其中男性较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体的此时抵抗能力下降,常年不健康的饮食,忽略对身体的保护等。所以,到中年之后要积极的保养身体,避免猝死和疾病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