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少爱美的人纷纷都将自己的裤腿挽起来,露出了自己的脚踝。“露脚踝”虽然可以为时尚加分,但是也为健康留下了隐患。
脚踝受寒,寒邪易入侵
裸露部位可能出现冻疮,以及局部青紫、瘙痒、溃烂等症状。其次,脚踝暴露在外导致人体受寒,进而感冒、发烧。另外,还有些病症可能在人上了年纪后才会突然冒出来。这些因为寒凉所致的疾病,往往治疗起来难度极大,甚至难以治愈。
脚踝受损,易使静脉“塞车”
脚踝的皮下脂肪极其薄弱,很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如果脚踝长期暴露于外,很容易造成脚踝部血管僵硬和收缩,影响血流速度和黏稠度,导致静脉血液不能正常回心。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像“塞车”一样淤积在脚踝附近,加重心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可增加患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关节炎可“潜伏”,至中年才发作
脚踝是人体较为脆弱的地方,薄弱的皮下脂肪保温性很差。如不注意脚踝的保暖,特别是在春天这样的湿冷天气里,容易导致寒湿入络,引发关节炎和风湿痛。
春天的气温回升了,但是气温变化比较大。在阴晴不定的春天里,还是应该遵循“春捂秋冻”的健康理念,在温暖中追求时尚。那么春季养生如何穿衣呢?
一:添减衣物
春天尽管天气转暖,但是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还相当大,因此,宜穿着方便添减的两件衫。为了与大地回春的自然美景相映,衣着的颜色宜偏淡色带鲜艳。
二:莫忘“春捂”
严寒的冬季,各种保暖措施的完备,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春暖花开,过早地顿减衣物,一旦寒气袭来,会使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影响机体功能,造成各种疾病,所以“春捂”习惯要保持,衣服宜渐减,衣着宜“下厚上薄”,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背部保暖。
三:衣着宜宽松
此外,春季着装衣裤不宜过紧。宽松舒展的服饰主要包括:“V”字型服装、夹克衫、运动装和猎装,要力求穿着轻松、自由。
除了穿衣,春季养生饮食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春季养生重在八个方面,即“阴、阳、气、脑、脾、胃、肾、热”,因此,在饮食方面要讲究以下3个原则:
1、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同时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
2、增甘少酸的原则: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
3、宜食抗病抗毒性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春天,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因此,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春天,大地回春,各种疾病、细菌也都开始肆虐。不管是穿衣还是饮食,都应该特别小心,不要给疾病和细菌可趁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