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芥子资料大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7 05:13:14
文档

芥子资料大全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阳光,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忌贫瘠、低洼和积水环境。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中药名】芥子 jiezi。【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英文名】Sinapis Semen。【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芥Brassica juncea (L.) Czern.et Cross.的成熟种子。
推荐度:
导读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阳光,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忌贫瘠、低洼和积水环境。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中药名】芥子 jiezi。【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英文名】Sinapis Semen。【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芥Brassica juncea (L.) Czern.et Cross.的成熟种子。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阳光,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忌贫瘠、低洼和积水环境。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

【中药名】芥子 jiezi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英文名】Sinapis Semen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芥Brassica juncea (L.) Czern.et Cross.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幼枝被微毛,老枝光滑,有时微被白粉。基生叶大,呈琴状,先端裂片特别长大,两侧裂片甚小,茎上部的叶不,披针形至线形。总状花序多数,聚成圆锥状,花萼4,绿色,花瓣4,呈十字形,鲜黄色,雄蕊6枚,4强。长角果光滑无毛。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炒芥子:原药簸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微有香味,取出,放凉。

【药材性状】呈球形,直径1~2毫米。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暗红棕色。研碎后加水浸湿,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内服煎汤或捣汁,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温流注、阴疽肿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肺虚咳嗽及阴虚火旺者忌服。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未填脐内,以热隔衣熨之,取汗出妙。

【药理研究】黑芥子苷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刺激剂,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毒性:芥子油或芥子硬膏用于皮肤,如果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发泡甚至化脓,芥子汕对粘膜刺激性很强,15%溶液滴入兔眼很快引起明显的结膜水肿;小量芥子内服作调味剂,大量引起呕吐,更大量则引起强烈的胃肠道刺激。

【化学成分】含黑芥子苷、芥子酶、芥子酸、芥子碱、葡萄糖芜菁芥素、葡萄糖芸苔素、芥酸、新葡萄糖芸苔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禁服。内服过量可致呕吐。外敷一般不超过10~15毫米,时间过长,易起泡化脓。

【相关药方】①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60克,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干即易之。(《圣惠方》)

②治耳聋:芥子捣碎,以人乳和,绵裹纳之。(《千金要方》)

③治身体麻木:芥子末,醋调涂之。(《纲目》引《济生秘览》)

④治肿及瘰疬:芥子捣末,醋和做饼子,贴。数看,消即止,恐损肉。(《补缺肘后方》)

⑤治大人、小儿痈肿: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千金要方》)

如何挑选芥子

白芥子: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

黄芥子:较小,直径1~2mm。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暗红棕色。研碎后加水浸湿,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

芥子的制作技巧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芥子的食用禁忌

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

文档

芥子资料大全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阳光,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忌贫瘠、低洼和积水环境。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中药名】芥子 jiezi。【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英文名】Sinapis Semen。【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芥Brassica juncea (L.) Czern.et Cross.的成熟种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