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瓞儿,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马?儿的块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的功效。主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马瓞儿和醉马草的功效与作用
马瓞儿的简介
【别名】老鼠担冬瓜(《生草药性备要》),野苦瓜、扣子草(《植物名实图考》),老鼠拉冬瓜、老鼠拉金瓜(广州《常用中草药手册》)。
【原形态】柔弱草质藤本,长1~2米.块根薯状。茎有柔毛或光滑,有不分枝的卷须。叶三角状卵形,长3~8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戟形,边近全缘或有不规则的钝锯齿状或稍,膜质,两面均粗糙,有白色小斑点;叶柄较叶耳为短。花单性,雌雄同株,白色;雄花单生或数个聚生于叶腋,有细长柄,萼管短,萼齿5枚,小,花冠5深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3,花药分离;雌花单生,与雄花同出于叶腋,有柄较长,花萼、花冠同雄花,子房矩圆形,花柱3枚。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长1.2~2厘米;种子扁平,有强边缘。花期7~8月。果期9月。
【性味】《广东中药》:味甘淡,性凉。
马瓞儿的功效与作用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鱼口便毒,为洗药。
②广州《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拔毒,除痰散结,清肝利水。治痈疮疖肿,皮肤湿疹,咽喉肿痛,腮腺炎,尿路感染、结石,急性结膜炎,小儿疳积。
马瓞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两。外用:煎水洗。
扩展阅读:马瓞儿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马瓞儿的全草。
【醉马草功用主治】
麻醉,镇静,止痛。治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鲜品1~2钱)。外用:揉烂塞患牙或煎水含漱。
【宜忌】本品有毒,服用宜慎。
【选方】①治关节痛:醉马草一钱五分,北五加皮二钱,地枸叶三钱。水煎服。
②治牙痛:醉马草一钱五分。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许揉烂咬在患牙处,勿咽下。
③治神经衰弱:鲜醉马草二钱。水煎服。
④治皮肤瘙痒:醉马草适量。水煎外洗。
醉马草又称为疯草,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在阿拉善的草原、戈壁,甚至贺兰山脉,最近几年由于干旱的原因,醉马草开始疯长。羊和马吃了这种草以后就开始像人醉酒一样疯疯癫癫,然后抽搐死亡,2004年上半年阿左旗北部乌力吉、银根、图克木、巴音洪格日等苏木发生特别严重的疯草中毒情况,69735头(只)牲畜中毒,2180多头(只)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4万余元。而吉兰太、敖龙布拉格等19个苏木(镇)31个嘎查442个畜群每年因采食疯草中毒牲畜达20万头(只),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
醉马草真正的学名是小花棘豆和变异黄芪,其有毒成分是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国际研究表明,苦马豆素是一种崭新的抗癌药物,它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具有免疫调节的双向作用,能够刺激骨髓细胞的增殖。由于苦马豆素对肿瘤细胞的转移抑制和免疫激活的双重作用,在国内已经应用到防治人类癌症的ii期试验阶段,根据测定每公斤小花棘豆或变异黄芪可提炼出6mg苦马豆素,每mg价格为200美元。
醉马草虽属于有毒植物,却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使用新疫苗免疫动物,就可使动物安全地利用疯草,从而改变目前化学防除及人工挖除疯草造成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现象。目前,已经开始主张对挖除的毒草晾干回收,合理利用。
好了,这就是小编今天向你介绍的马瓞儿和醉马草的功效与作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本站的公众号,或者是点击文章最后的相关阅读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