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娃娃鱼的特征
娃娃鱼又叫大鲵,是国家二类野生保护动物。中国大鲵品种最优,个大,一般体重可达二三十公斤,寿龄达130年。娃娃鱼体表皮肤较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粘液。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
娃娃鱼本身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18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其营养价值远优于鲍鱼、燕窝、鱼翅和甲鱼。其中含有丰富的我国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赖氨酸,可以与主食合理搭配食用,以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所以说娃娃鱼是没有毒的,不过,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食用时一定要注意选择人工养殖的。
娃娃鱼的做法
原料:娃娃鱼1条(约200克)、熟猪油、料酒、白糖、水淀粉、葱、蒜瓣、姜、食盐、酱油、味精、植物油。
做法:1、将娃娃鱼头部砍一刀放血,接着用90℃热水浸烫,刮洗表皮粘液,再从肚剖开,除去内脏,用刀切成月牙形小块。
2、炒锅加植物油烧热,投入鱼块,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原锅去油,烧热,加熟猪油25克,然后入葱段、蒜瓣、姜片,再放鱼块翻一下,加入料酒、酱油、食盐、白糖、鸡汤,烧开后将锅移小火上,加锅盖烧约20分钟,待鱼烧熟,将锅再移旺火上,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最后加熟猪油25 克颠翻,淋香油即可。
通过上文可以知道娃娃娃鱼是没有毒性的! 不仅没有毒性,营养价值还十分丰富,大家可以在家试着做来吃吃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