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一证,反复发作,中医多责之于痰阻气道,治之有一定疗效,但难于根治。哮喘长期发作则肺气耗伤,在不发时也常常气短疲乏无力。
治哮喘除根难,某老中药师提供了一种治哮喘的祖传秘方——咳喘膏,通过50多年临床实践,应用疗效可靠。下面具体介绍下这款治哮喘的咳喘膏,包括其组成方药、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咳喘膏简介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咳喘膏
【主要成份】 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洋金花、干姜、樟脑、盐酸异丙嗪。
【性 状】 本品为淡绿色的片状橡胶膏;味辛辣。
【适应症/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利温祛痰。用于单纯型慢性气管炎,喘息型慢性气管炎,哮喘(除心脏引起的)等症。
【规格型号】4贴*2袋
【用法用量】贴于胸、背部支气管分布区的穴位,一日更换一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置阴凉处。
【包 装】4贴x2袋/盒。
咳喘膏的配制方法:
将上药放入铜锅内,用菜油3000g浸3天,熬后去药渣。当熬至滴水中不散时,将广丹(炒如麦色)徐徐撒入(此时须用文火),并以桃、柳粗枝2根(用麻皮扎在一起)不停地搅匀至滴水成珠为度,再加入乳香,没药、冰片、细粉,搅匀冷却后成膏药肉。用较薄的牛皮纸和棉布裱成膏药布,裁成5cm×5cm的方块,将药肉放在布面上,摊成直径为3.2cm的圆形即可。
咳喘膏的临床应用:
使用时烘热,贴于身柱、肺俞、定喘等穴。春季、深秋、冬季,成人贴3昼夜,儿童酌减。揭去咳喘膏药后,局部皮肤微红,出现十几粒或几十粒像痱子大小的丘疹,是最理想的有效反应。若出绿豆大小的水疱,也是较好的反应,为治疗有效的先兆。反应部位2~3天后可轻轻洗擦。一般以敷贴3张药膏为1个疗程。
通过50多年来门诊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病房治疗咳喘60例,并与常规氨茶碱对照组46例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2%,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69%。两组比较P<0.05。
提示:咳喘膏对于急慢性气管炎,哮喘病,采用外贴疗法,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不但有止咳、消炎、平喘、祛痰之效,而且有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值得研究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