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是白眼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病变的话,造成的眼疾还是相当严重的,比较典型的就是眼睛巩膜炎。我们必须要潜意识到眼睛巩膜炎的危害,在发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巩膜为一细胞与血管均少,大部由胶原组成的组织。其表面为球结膜及球筋膜所覆盖,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所以很少患病。据多数学者统计其发病率仅占眼病患者总数的0.5%左右。由于巩膜的基本成分的胶原性质,决定了其病理过程缓慢及所致的胶原紊乱难于修复。眼球是胶原的“窗口”,因此巩膜炎常是全身结缔组织疾病的眼部表现。
巩膜炎的类型
1.前巩膜炎
病变位于赤道部前。双眼先后发病,眼部疼痛剧烈。持续数周,迁延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可并发角膜炎、葡萄膜炎、白内障、眼压升高。可分为三类:
(1)结节性巩膜炎 病变区巩膜紫红色充血,炎症浸润肿胀,结节样隆起,质硬,压痛,结节可多个。
(2)弥漫性巩膜炎 巩膜弥漫充血,球结膜水肿,巩膜呈特征性的蓝色。
(3)坏死性巩膜炎 破坏性较大,常引起视力损害的炎症。眼痛明显,早期局部巩膜炎性斑块,边缘炎症较中心重。晚期巩膜坏死变薄,透见脉络膜,甚至穿孔。病灶可迅速向后和周围蔓延扩展。炎症消退后,巩膜呈蓝灰色,粗大血管围绕病灶。常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血管炎。
2.后巩膜炎
较少见,为一种肉芽肿炎症,位于赤道后方巩膜。出现不同程度眼痛、视力下降。眼前节无明显改变。可有轻微眼红。后节表现为轻度玻璃体炎、视盘(视乳头)水肿、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皱褶。
巩膜炎的并发症
1、严重的前巩膜炎病变侵入角膜周围组织时,可并发巩膜角膜周围炎、前葡萄膜炎、继发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混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等。
2、后巩膜炎炎症消退后,可引起巩膜和眼球筋膜的永久性粘连、眼外肌麻痹或并发球后视神经炎。
3、环形巩膜炎吸收后往往瘢痕变薄,可演变成巩膜葡萄肿。
4、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少见并发症——巩膜坏死软化,病变部位呈腐肉样外观,坏死组织脱落后,造成局部巩膜组织缺损,葡萄膜暴露,最终出现巩膜穿孔。
巩膜炎的治疗
1.抗炎治疗
眼部或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果效果不好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2.伴睫状肌痉挛者
可用阿托品散瞳以麻痹睫状肌。
3.严重病例
无血管区、葡萄膜区禁止在结膜下、球后或球周注射糖皮质激素,以防止巩膜穿孔。
4.手术治疗
对于巩膜坏死、穿孔患者可试行异体巩膜移植术。
首先要在原发疾病进行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上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