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谢霆锋健康状况亮起红灯,因为主持某档美食节目,一煮就是三年,结果被骨科医生确诊为手筋膜发炎,并建议短期内不要再进厨房。此外,由于谢霆锋一天吃一、二排止痛药,吃得太多目前都没办法止痛。也尝试刮痧,在晒出的照片中,手臂、胸膛满布红色刮痕。筋膜炎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急性发作时会活动受限。那在生活中,筋膜炎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哪些人易出现筋膜炎?
引发筋膜炎的原因
引发筋膜炎的原因
环境潮湿
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湿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劳损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其它如病毒感染、风湿症的肌肉变态反应等都是诱因。
长时间运动
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商店等活动,连续走上几天,就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另外,鞋跟太硬造成对足跟的压迫,也能引起足底筋膜炎。经常穿高跟鞋也会加重足底的损伤。
病菌感染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它与链球菌坏死不同,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致病菌包括革兰氏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以往由于厌氧菌培养技术落后,常不能发现厌氧菌,但近年来证实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和球菌等厌氧菌常是本病的致病菌之一,但很少是单纯厌氧菌感染。
两类人群易患筋膜炎
两类人群易患筋膜炎
老人易发足底筋膜炎筋膜炎
即跖筋膜炎,多为长时间走路(如登山、徒步、逛街等)引起的足底慢性损伤。此外,鞋跟太硬造成对足跟压迫,常穿高跟鞋也会加重足底损伤。对大多数有足跟痛遭遇的老人来说,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跖筋膜炎。
老年人脚跟部的韧带和骨骼结合处由于几十年来反复运动,容易发炎形成跟骨骨刺。而骨膜炎、跖筋膜炎和退行性病变有关。除了运动时脚后跟痛外,这些疾病还可能表现为活动脚踝尤其是做脚尖往上脚后跟往下动作时有针刺的感觉,有的按压脚后跟也会有明显痛感。
支招:泡脚、捶足治足跟痛
遇到足跟疼痛难忍、走路吃力时,可每天用热水泡脚,泡脚时准备一个热水瓶,随时兑点热水,连续泡20分钟。泡完脚后用小皮锤轻轻捶打脚后跟底部10分钟,大约1千次左右,坚持这样做两三天即可减缓疼痛或恢复正常。
另外,足跟痛易复发,老年人还要尽量避免长途行走和负重行走,锻炼时要少做加重足跟负担的动作,以减少损伤。
长期伏案工作者好发颈背肌膜炎
颈背肌膜炎又称项背部纤维组织炎。项背部肌筋膜的慢性损伤性炎,多与外伤、劳损、受寒湿等因素有关。多发于中年女性,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表现多为颈后及肩背部疼痛。疼痛可向一侧或双侧肩部放射。一般为钝痛或酸痛。
支招:做做滚动操
平时做套“滚动操”,缓解腰酸背痛非常有效。睡觉前,先让自己在床上“滚”一会儿。仰卧在床上,屈膝屈髋,双手交叉抱住膝盖。让家人用一手掌托住你的双足底部,另一手掌托住颈背部,双手用力的同时,自己配合用力,作前后滚动10~30次,然后用力屈伸下肢3~5次。你也可以自行练习这样的“滚动操”,练功次数应从少到多,从轻到重,逐渐加大运动量,切勿急于求成。在练习的早期会出现腰部胀痛感,一般2~3天即可消失。需要提醒的是,腰椎过分后凸或平直的人最好不要这样锻炼。
筋膜炎对人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因此,大家在生活中,应该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以上两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