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由淋菌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器粘膜传染性炎症疾病,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在各种性病中,淋病发率最高。由于女性患者有些为无症状的带菌者,加之青霉素酶抗药性菌株和多种抗生素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使淋病的防治发生困难,成为当前性病中的重点疾病。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淋病主要通过***传染,也可通过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服、被褥、便盆、医疗器械而间接传染,特别是幼女常通过间接途径而被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患淋病孕妇的产道而被感染,引起淋菌性结膜炎。淋病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临床上有5%—20%的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如果治疗及时、合理,急性淋病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的。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称为慢性淋病。慢性淋病是由于病人患了急性淋病后未作治疗或治疗不合理、不彻底、性生活无节制、酗、全身抵抗力下降或有其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肿瘤)所致。慢性淋病女性患者的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宫颈腺体和输卵管的皱褶内,长期潜伏有淋球菌,虽然检查时不易被发现却照样有传染性。
一般来说,在各种性病中最易治愈的是淋病,但往往由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而增加了治愈的难度。造成淋病难以彻底治愈的原因有三:
一是没有到性病防治专业机构治疗(包括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治疗原则);
二是不管是否是淋病,也不管治愈与否,盲目打针、吃药;
三是不管病情是否需要,滥用抗生素,只要患者急于治病,就采用最高档的、最新的、进口的抗生素。
以上情况势必造成淋菌的耐药菌株过早、过快地出现,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导致淋菌流行更为严重,给我国性病防治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为了避免经济和身体双重损失,得了淋病后,请及时到性病防治专业机构就诊,切莫误诊误治,造成终生遗憾。
淋病治疗可采用的治疗原则为应用抗菌药物,保持排尿通畅,处理诱发尿路感染的病因,必要时需手术纠正,如处女膜成形术等。病程较长,抵抗力弱者,应全身支持,增进营养。
对无合并症淋病,即早期的没有任何其他合并症的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一般治疗效果好,只要按照上述淋病治疗方案就能彻底治愈。
当淋病有合并症时,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积极治疗,仍可痊愈。一般讲治疗的药物与治疗无合并症的淋病一致,但是治疗疗程要长,还要根据症状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认为自己患有淋病并且有合并症时,一定要找专科医生治疗。 如果西药效果不好,可结合中医药治疗。
淋病治疗还可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法,即使用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查淋球菌抗原,主要有荧光标记和酶标记法,也有人用协同凝集试验(CoA、SPA)检查淋球菌,本检测法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强,特异性高。
得了淋病,这些方面要注意
(1)一旦出现淋病症状,应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专科诊疗,避免私自用药或滥用抗生素。
(2)注意个人卫生。可用部分洗液如肤阴洁等每天清洗外生殖器及会阴部1.2次;内裤每天更换一次,更换后消毒或用一次性内裤;每次小便后洗手,手或浴巾不要接触眼部。
(3)避免自己的内衣裤和家人的同洗,避免和家人共用可能发生淋球菌间接接触的物品.如浴巾等。
(4)多饮水,每天饮水至少2000毫升。多饮水则尿液增加,起到尿路的冲洗作用。
(5)忌饮酒及辛辣食物。
(6)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7)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8)原则上性伴侣应同时诊疗。
(9)预防并同时治疗并发症。
(10)应于治疗结束后4—7天内随访。
治疗淋病主要有哪些药物?
(1)氨基糖甙类:该类药物抗菌谱广,对许多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淋病治疗效果极佳。常用药物有卓青,又名大观霉素,商品名为淋必治,男2克,女4克,肌注,每天一次,共3~5天,首剂加倍。
(2)头孢菌素类:该类药物是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广,作用强,耐青霉素酶,疗效高,毒性低及过敏反应比青霉素少。常用药物有头孢三嗪,又名菌必治,1克,静滴,每天一次,共3~5天。
(3)喹诺酮类:是一类新合成的作用强、抗菌谱广、吸收快、半衰期长而副作用小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用于治疗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用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第三代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片剂或水剂,常和其他类药物联合应用。孕妇及儿童忌用。
(4)青霉素类:以前青霉素是治疗淋病的一种良药,但由于近年来耐青霉素淋球菌菌株,特别是PPNG的增多,影响了其疗效。目前仍可作为一种方法进行治疗,但剂量要足且对非耐药菌株才能达到疗效。临床中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主要是青霉素G及氨苄青霉素针剂。
(5)四环索类:该类药物治疗淋病效果较差,主要有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1%四环素眼膏可用于治疗新生儿眼炎。
(6)大环内酯类:该类药物对治疗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都有不错的疗效。临床中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是阿奇霉素(针剂或片剂)。0.5%红霉素眼膏可用于治疗新生儿眼炎。
(7)其他外用药:如部分洗液、药水及膏剂。1%银眼药水曾是美国儿科学会提出新生儿娩出后常规应用于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滴眼药。由于1%银眼药水本身原因,现部分学者建议尽可能避免常规使用它来预防或治疗淋菌性眼炎,而改用1%四环素溶液(或眼膏)或0.5%红霉素溶液(或眼膏)来防治淋菌性眼炎。
(8)中药:中医治疗淋病常根据湿热下注、淫毒内结、脾肾亏损而选用不同方剂加减。中药专验方有琥珀散、解毒利湿汤、淋病祛毒汤、灭淋汤及慢淋汤等。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三金片、大败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