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听到的苋菜红,那并不是从苋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而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化学名称为1-(4'-磺酸基-1'-萘偶氮)-2-萘酚-3,6-二磺酸三钠盐。
苋菜红易被细菌分解。对氧化、还原、某些金属离子敏感。为偶氮化合物。由1-氨基4-萘磺酸重氮化,并与2-萘酚-3,6二磺酸偶合而得。用于软饮料、配制酒、糖食、糕点以及红绿丝、染色樱桃等装饰料,但用量有严格。由于易被细菌分解,不适用于发酵食品。也用于医药、化妆品及组织培养时细胞染色。
中文名称:苋菜红
英文名称:Amaranth
分子式:C20H11N2Na3O10S3
分子量:604.48
类别:食用色素(着色剂)
制法:由对氨基萘磺酸重氮化后与R酸(2-萘酚-3,6-二磺酸)偶合,经盐析、精制而得。
用途:食用红色色素。
性状描述:红棕色至暗红棕色粉末或颗粒。无臭。耐光、耐热性强(105℃),耐氧化、还原性差,不适用于发酵食品及含还原性物质的食品。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遇碱变显暗红色。遇铜、铁易褪色。染色力较弱。易溶于水(17.2g/100ml,21℃)及甘油。水溶液带紫色。微溶于乙醇(0.5g/100mL50%乙醇)。
毒理学性质:ADI0~0.5mg/kg(FAO/WHO,1994)。LD50 >10g/kg (小鼠,经口) 。HACSG(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不准用于儿童。挪、美、不准使用。
因为潜在的致癌性,苋菜红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食用色素。美国从1976年起,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苋菜红。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则规定:苋菜红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使用量不得超过0.05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