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缺失导致工资拖欠,需提供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再向劳动仲裁申请支付工资。可凭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法律分析
没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的首先要提供证据证明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然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可以通过下列证据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
2.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纪录;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5.考勤记录。
拓展延伸
未签劳动合同的追回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
未签劳动合同的追回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如果员工与雇主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那么员工有权要求追回相关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追回未签劳动合同:首先,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尽量达成一致。如果无法解决,可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申请调解。如果调解未果,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仲裁裁决后,如雇主仍不履行义务,员工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仍享有劳动权益保护,雇主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员工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未签劳动合同所应享有的权益。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通过提供证据证明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证据可以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会保险费缴纳记录、工作证等身份证件、招聘登记表和考勤记录等。在追回未签劳动合同权益的过程中,员工可以先与雇主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调解,最终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仍享有劳动权益保护,雇主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员工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未签劳动合同所应享有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