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以下文章的主旨:文章主要介绍了一般纳税人和非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包括使用、应交税金的计算方法和税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介绍了纳税人识别号的定义和发放对象,以及不同税种的纳税人类型。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般纳税人和非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包括使用、应交税金的计算方法和税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介绍了纳税人识别号的定义和发放对象,以及不同税种的纳税人类型。
法律分析
一、一般纳税人和非一般纳税人怎么区分
(一)使用不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只能使用普通,不能使用专用,购买货物与一般纳税人相同,可以收普通也能收专用,二者收取专用后帐务处理不同.一般纳税人按价款部分入成本,税款部分入"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帐户;小规模纳税人则按全额进入成本.
(二)应交税金的计算方法不同。一般纳税人按"抵扣制"计算税金,即按销项减进项后的余额交税.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收入除于(1适用税率)后的金额再乘税率计算应交税金,工业6%,商业4%。
(三)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分为0税率、13%税率、17%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按4%;工业企业按6%,(免税的除外)。
二、纳税人识别号是什么
纳税人识别号,是由字符组成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识别代码。需要发放纳税人识别号的有,扣缴义务人、临时纳税登记人、以及代扣代缴的自然人纳税人。
三、纳税人类型有哪些
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每一税种的纳税义务人范围也是不一样。
纳税人类型有: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的个人;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三)的纳税人: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一般分为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纳税人可以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他们在使用、应交税金计算方法和税率等方面存在差异。纳税人识别号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识别代码,用于标识纳税人身份。纳税人类型包括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和纳税人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二十三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