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有共同偿还债务的义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双方需达成协议确定偿还方式或各自偿还数额。若协议不成,夫妻可诉诸。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夫妻双方的权益,避免在离婚后出现债务纠纷,确保夫妻双方能够共同清偿债务。
法律分析
在离婚时,夫妻双方有义务共同偿还债务。如果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者双方在离婚协议中规定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妻双方必须达成协议,确定由谁来偿还债务,或者规定各自偿还多少。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协议,那么夫妻双方应当向提起诉讼,由作出裁决。
拓展延伸
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置
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置是离婚诉讼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夫妻一审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收益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依照规定分别属于夫妻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的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债务的,其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将其个人财产变更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超过其个人债务需要清偿的,其债权人不得申请将其个人财产变更为夫妻共同财产。
另外,《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也明确规定了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处分应当经得另一方的同意。因此,在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置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夫妻双方未就债务问题达成协议,则需要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结语
离婚时夫妻双方有共同偿还债务的义务,如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需达成协议或向提起诉讼解决。无论是否达成协议,夫妻双方都有义务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