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的主旨是为了保障职业女性在生育期间不减少收入。生育津贴的计发方式包括按照员工所在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或参保所在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参保工资计发。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分为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和未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两种情况。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缴费单位,而不是职工个人。
法律分析
一、生育津贴按什么标准计发?
有如下两种方式:
1、按照员工所在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来支付津贴。
2、以参保所在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参保工资为基数计发,也是由生育保险基金来承担。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算的生育津贴是由社保中生育保险基金来承担的部分,但实际上休假员工拿到手的产假工资可能跟这个不一样。生育津贴要与员工本人工资标准做对比,取高不取低发放原则。
简单地说,如果生育津贴比你的工资基数高,那你就按生育津贴拿钱,单位不得克扣;如果生育津贴低于了你本人的工资标准,则由你所在的用人单位补足,按你本人的工资标准来发放。
二、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如何?
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
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还有的地区对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中男职工的配偶,给予一次性津贴补助。
三、生育津贴该给谁?
通过对生育津贴制度建立的起因不难发现,她是为了保障职业女性不因生育而减少收入。在国营企业此事很好办,但随着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私营老板给不干活的女职工发工资,就必须有法律层面的保障,生育津贴就是这样一项制度。
生育津贴的保障性决定了她不可能与产假工资同时获得,也就是说,女职工不可能从怀孕生育中获利,既得单位发给的产假工资,也获得社保部门的生育津贴和护理津贴。领取生育津贴和护理津贴的主体是缴费单位而不是职工个人。
结语
生育津贴的计发标准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员工所在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二是以参保所在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参保工资为基数计发。需要注意的是,生育津贴要与员工本人工资标准做对比,取高不取低发放原则。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按照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由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缴费单位,旨在保障职业女性不因生育而减少收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8修正):第四章 教师与受教育者 第三十一条 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国家鼓励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为教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