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调解和诉讼的区别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4-11 17:20:13
诉讼调解和诉讼的区别
诉讼调解和诉讼的区别如下:1、参加的主体不同。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诉讼则只有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参加,法院仅起到一个居中裁判的功能。2、性质不同。调解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而诉讼则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产生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流程如下:1、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2、写起诉书,载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3、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准备的材料提起诉讼。4、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1、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
导读诉讼调解和诉讼的区别如下:1、参加的主体不同。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诉讼则只有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参加,法院仅起到一个居中裁判的功能。2、性质不同。调解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而诉讼则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产生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流程如下:1、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2、写起诉书,载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3、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准备的材料提起诉讼。4、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1、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

诉讼调解和诉讼的区别如下:
1、参加的主体不同。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诉讼则只有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参加,法院仅起到一个居中裁判的功能;
2、性质不同。调解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而诉讼则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
产生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流程如下:
1、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
2、写起诉书,载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3、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准备的材料提起诉讼;
4、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1、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
2、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其中财产关系是指基于物质财富关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基于债权、物权、知识产权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人们基于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姓名权、名誉权,以及有关婚姻、收养、继承等家庭关系。
3、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纠纷解决方式是诉讼,除了诉讼以外,还有仲裁、人民调解等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这些方式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调整,不适用民事诉讼法。
综上所述,法律有着秩序的意义,有着正义的意义,有着效率的意义,有着利益的意义,但法律对普通老百姓象征着保护与希望的意义。法律仍然以其独特的意义与威严捍卫着人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诉讼调解和诉讼的区别
诉讼调解和诉讼的区别如下:1、参加的主体不同。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诉讼则只有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参加,法院仅起到一个居中裁判的功能。2、性质不同。调解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而诉讼则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产生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流程如下:1、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2、写起诉书,载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3、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准备的材料提起诉讼。4、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1、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