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健体魄、预防疾病的效果,长期在道家、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易筋经产生于秦汉时期术士的导引之术,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成为僧人们打坐参禅之余,活血化淤的健身功法。据清代学者凌廷堪的《校礼堂文集》、周中孚的《郑堂读》、康戈武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周明和周稔丰的《易筋洗髓经(修订本)》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等书考证,均认为《易筋经》系明朝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宗衡托名菩提达摩撰写,原系道家导引之术。天台当地流传的《易筋经》,有桐柏宫紫微八势。民间还存有其他版本《易筋经》,主要有街头易筋经(三节十四势)、弘道易筋经(一节三十六势)、左溪易筋经(三节二十二势)等,其传承多为师徒相传,现民间流传较为普遍的为十二势。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秋分了,道家养生有口决
秋分到,秋气浓!
练习道家六字决,养肺去火,增加抵抗力,防病毒!
六字诀是道家声音 养生 口决,有吹、呼、嘻、呵、嘘、呬六个声音,配合呼吸、导引六个动作,锻炼人体的五脏六腑!
秋天在节气中属金,对应人体的肺,是呼吸系统容易生小毛病的时节,感冒等病毒易乘虚而入!
道家的祖师爷庄子,在《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南北朝时代梁武帝老师,山中宰相陶弘景也练六字决,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僧人也把六字决当宝贝,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提出了六字诀治病方法!
少林寺把六字决当七十二艺之首!
和小道童〈寒山〉学下,秋天练的嘘和呬字诀:嘘去心火、肝火!呬清肺毒!
静立,两足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双目微闭,心无杂念!意念观云起云落,全身如浴水中!先鼻子吸气,再口徐徐吐气,吐气时发嘘、或呬字音!同的双手打开!如鸟展翅!意念把生活中一切毒气、不快嘘出身外!一个动作九次正好!
小道童兔龟龟、寒山、拾得!
祝你身体 健康 ,远离病毒!
〈每篇一艺〉:今日欣赏:沈敬东的十二生肖之鼠,用诙谐去看生活,童趣中观察世界!
本文特谢:崇文书院
崂山太平宫 北京兴隆观 浙江道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