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四大要素 :1. 顺应自然 :根据天 气变化, 春保肝、 夏养心等 ,达到保 健效果。 2. 形 神共养: 静以养神 ,动以养 形。修性 怡神,保 持乐观安 静、心平 气和的精 神状态。 3. 调 养脾胃: 脾胃为后 天之本, 调节饮食 、药物调 理、精神 调摄、针 灸推拿等 方法健运 脾胃,达 到延年益 寿的目的 。4. 保精护肾 :精为生 长发育基 础,精化 气,气生 神,神御 形,通过 保护精和 肾,延缓 身体衰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精髓是什么?
春三月,是自然界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季节。《黄帝内经》中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1、调情怡性以畅升降之机
养生以调神为第一要义,神明则形安。所谓调神,主要是指对意识思维情绪的调节。《黄帝内经》中提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当然,此处“少欲”和“心安”决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告诫人们不要患得患失,思想无穷,要保持精神愉悦,情绪乐观,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2、起居有常以绝外邪之患
初春之际,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依《黄帝内经》之旨,生活起居及作息安排上应以“去寒就温”为原则。在衣着方面总的要求是: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又要柔软保暖,并且还要做到衣服不可顿减。特别叮嘱体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并且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在作息上,《黄帝内经》提倡“夜卧早起”。在居住方面,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和空气流通。
3、谨和五味以使骨正筋柔
《黄帝内经》根据春季的季节特点与内在脏腑的密切关系指导人们选择春季适宜的食物。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散之,如粳米、牛肉、枣、葵等,辛性发散,调畅气机。此外,《黄帝内经》还提倡“食饮有节”,告诫人们“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切不可暴饮暴食。特别是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