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与合作医疗有以下区别:1、二者所覆盖的对象不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只有农村户口的人才能够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他非农户口不能办理;2、二者缴费主体不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缴费主体是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通过三方面筹资来保障这份保险能够为农民百姓提供医疗保障;3、二者缴费方式不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自愿参加即可,没有强制性;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有什么区别
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区别如下:
1、所覆盖的对象不同。
职工医疗保险覆盖对象是城镇所有用人单位。新农合必须是有农村户口才可以办理。
2、缴费主体不同。
职工医疗保险主体是用人单位和社会成员个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体是农民。
3、缴费方式不同。
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且需要缴纳时间达到一定的年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自愿参加,而且必须以家庭为单位整户参加。
门诊报销标准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大病报销标准
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2、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医疗保障制度,可极大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那么农村合作医疗可以补交吗?不可以补交,农村合作医疗在每年的11月份到12月份缴纳,到次年的1月1日生效,即便在次年补交也不能生效,所以农村合作医疗不能进行补交。
住院报销标准
1、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2、60周岁以上老人在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门诊费用报销程序:
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持合作医疗证和卡在乡、寸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由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减免门诊补偿费用,门诊医疗总费用减去门诊补偿费用剩余部分有参保农民现金结算。参保农民因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在省、市、区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参保农民的现金结算,经各乡镇合管办初审后上报至区合管办审核,审核后由户籍所在乡镇卫生院录入新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垫付资金,之后经区合管办审批后直接划拨到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资金专户。
住院费用报销程序:
参保农民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凭合作医疗证、卡和户口本预交一定额度的押金后,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只结清自付部分,补偿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到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需在相关医院开具转院证明。到省外公立新农合医疗机构就诊必须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具转院证明。
外在误工、上学的参合人员因病住院治疗或住院分娩的,应选择当地新农合经办机构确立的公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并在住院之日起7日内委托亲属或他人,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证明(或传真复印件)在户籍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办理转诊手续,出院后20日内将诊断证明、出院证明、、费用清单(原件)及病理复印件提供给户籍所在乡镇合管办,并在乡、村两级政务公开栏公式不少于15天后符合新农合报销规定的,由乡镇卫生院录入新农合系统给予补偿。
对于在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参合患者,费用在10000元以上的必须经区和高管班与所住医院联系审核无误,符合新农合报销规定的方可公示报销。凡是不按新农合相关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的参合患者,之后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均不予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