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颊耳
穴,耳穴 名。见《 针灸穴位 挂图说明 》。别名 面颊区。 位于耳垂 正面眼区 与内耳区 之间的中 间点,即 在眼穴与 内耳穴之 间一卵圆 区,耳垂 5、6区 交界线周 围处,穴 区呈卵形 倾斜。主 治面瘫, 周围性面 瘫,面肌 痉挛,面 神经炎, 面神经麻 痹,三叉 神经痛, 口眼歪斜 ,腮腺炎 ,咽峡炎 ,牙痛, 痤疮,面 部疖肿, 扁平疣, 黄褐斑, 面部皮肤 病,梅尼 埃综合征 等。按耳 针常规针 法操作。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面部穴位图
面部穴位图如下:
扩展资料: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头颈部穴
百会穴位置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推拿手法
百会穴按摩方法有四种:
1,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
2,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8下。
3,意守法: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心意注于百会穴并守住,意守时以此穴出现跳动和温热度为有效,时间约10分钟。
4,采气法:站坐均可,全身放松,意想自己的百会穴打开,宇宙的真气能量和阳光清气源源不断地通过百会进入体内,时间约10分钟。
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参考资料:穴位_百度百科
面部穴位图
面部穴位图如下:
扩展资料: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头颈部穴
百会穴位置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推拿手法
百会穴按摩方法有四种:
1,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
2,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8下。
3,意守法: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心意注于百会穴并守住,意守时以此穴出现跳动和温热度为有效,时间约10分钟。
4,采气法:站坐均可,全身放松,意想自己的百会穴打开,宇宙的真气能量和阳光清气源源不断地通过百会进入体内,时间约10分钟。
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参考资料:穴位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