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没
有证据表明 中医可以彻 底治好乙肝 ,目前无论 是中医还是 西医,都没 有确切的办 法可以根治 乙肝,只是 有部分病人 通过正规的 抗病毒治疗 ,或者通过 调节免疫力 ,或者通过 自身身体清 除乙肝病毒 ,有机会彻 底根治乙肝 ,但是相对 来说概率比 较低,所以 ,乙肝的治 疗目前并不 是为了彻底 根治,主要 是为了控制 病情,减少 出现肝功能 恶化的风险 ,减少出现 肝硬化,重 症肝炎和肝 癌的可能性 。同时,一 定要注意根 据个人病情 选择合适的 治疗手段, 要注意进行 积极的,综 合的,个体 化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 中还需要注 意定期的复 查随访,要 避免使用不 规范的中草 药偏方进行 治疗。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药治疗乙肝好不好
意见建议:
乙肝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
一、湿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的邪气。临床研究也发现,湿热阻滞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中医临床证型。溪黄草、茵陈蒿等众所周知能治疗乙肝的中草药,就是针对湿热的。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茵陈蒿祛湿的。
湿邪一般分为湿热和湿浊两种。
湿热 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厚、腻。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中成药方面,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等。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卤陈蒿、板蓝根、田基黄、鸡骨草、布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
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1.不能过早使用滋补药品。湿热的祛除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慢性肝炎的患者,连续用了3个月的药,舌苔才退干净。如果没把湿热祛除干净,就过早使用补品,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反而会使湿热的情况加重。2.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清热祛湿的药物相对比较苦寒,有损伤脾胃的可能,因此患者服用――段时间后,应该找医生看舌查脉,了解湿热是否已经祛除干净。如果是,就不要再继续服用那些药物,以免损伤人体的正气。
湿浊 这类患者相对少。他们与湿热患者的区别是,舌苔虽然厚腻但不黄;也有口干口苦,但却不喜欢喝水。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们有明显的身体困重感,每天都觉得很累,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湿浊患者,胃口一般都比较差,严重者还有口中发黏的感觉,大便也是偏烂的。治疗方面,可选用胃苓汤、藿朴夏苓汤等。中成药方面,可用利湿散、健脾祛湿冲剂等。作为饮食调理,最值一提的就是土茯苓煲龟,它有祛湿清浊的作用。当然,经济条件不好的,可以用薏米、茯苓等来煲汤或煲糖水,效果也是不错的。
湿浊患者千万不能用治疗湿热的药物,否则会损伤脾胃,使湿浊更难祛除。
二、郁
郁就是肝气郁结,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不开心。如果说不开心会得肝炎,大家肯定会说没道理。没错,不开心是不会得肝炎的,但得了肝炎肯定会不开心。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其性刚暴,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肝炎病毒侵犯肝脏,首先会抑制肝气的疏泄,这就是肝炎患者不开心的病理基础。
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他们的各项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比如觉得很累,没有食欲,或者肝区有顶胀的感觉等等。这些表现虽然各有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点――对病情的担心。另一个特点就是,不适的症状跟心情有关。如果有别的事情在做,患者一般没有不适的感觉,静下来的时候,不适的感觉就突然很明显。这类患者的治疗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和自我。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有比较好的作用;如果爱发脾气,可以用丹栀逍遥散;胃口不好的,就用逍遥散。此类患者,饮食调理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要解决如何客观看待乙肝治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