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犯盗窃4000元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金额在一千元至三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盗窃案件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盗窃案件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一、初犯盗窃4000会判多久呢
盗窃4000元,属于数额较大,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相关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最高人民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初犯盗窃被判4000元,如何应对刑事处罚?
面对初犯盗窃被判4000元的刑事处罚,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积极配合律师,寻求专业法律建议,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程序。其次,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诚实悔过并展示悔改的态度。第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改过自新的决心。第四,遵守法律,避免再次犯罪行为,以证明自己的改变和自律能力。最后,根据法律规定,按时缴纳罚款,并遵守相关的刑事处罚决定,以便尽快结束此次经历,重新回归社会。通过积极应对刑事处罚,可以为自己的未来树立良好的形象,重塑社会信任。
结语
初犯盗窃4000元,属于数额较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面对此刑事处罚,我们应积极配合律师,了解法律程序,认真反思错误,并展示悔改态度。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遵守法律,以证明改变和自律能力。按时缴纳罚款,并遵守刑事处罚决定,以尽快结束此次经历,重塑社会信任,为未来树立良好形象。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等部门。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