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愿送养只要是符合法定的程序就不会犯法。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签订收养协议后,需要到民政部门登记,一般收养过程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咨询、填表登记、递交材料、审查核实、报请报批、颁发收养登记证。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四条规定,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儿童福利机构;
(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一千零九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将其送养。
一、收养如何算合法?
要符合法定条件,经过法定程序才算是合法收养。即要形成合法的收养,就必须收养人和送养人具备一定的条件,同时需要有合法收养的手续及办理合法收养的流程。形成合法收养的条件之送养人具备的条件包括:必须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自己子女等。
二、什么情况下不能送养
我国法律规定,下列情形不得送养:
1、生父母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不得送养子女;
2、8岁以上未成年人不同意自己送养的,不得送养;
3、显然,未成年人的父母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只要对未成年人没有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就不得将其送养;
4、其他孤儿监护人不同意送养的,不能送养;
5、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死亡一方父母不同意送养的,不能送养;
6、禁止转送养。为防止贩卖人口,保护被收养人的权力,禁止转让和提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四条
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儿童福利机构;
(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一千零九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将其送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