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0-07 06:22:03
文档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方法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二、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牢记三点。
推荐度:
导读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二、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牢记三点。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牢记三点

1、两种公共设备谨慎用。一是公共WIFI: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无须密码的免费WIFI;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要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二是公共手机充电桩:在充电时,不要点击任何要求同意或者信任的按钮,还要安装一些手机防护软件。

2、三种链接别乱点。一是网上测试:“测测你的前世是谁”……测试时输入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码等,会被存入后台,对其梳理,有可能拼凑出完整个人信息。二是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防止中毒而导致账户资金受损。三是手机短信中的链接:收到短信内容涉及网址的,不确定短信发送者时,尽量不要去点击。

3、五类个人信息别乱晒。第一类是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其中含有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有被人窃取个人信息的可能;第二类是护照、家门钥匙、车牌,容易透露你生活圈的范围;第三类是位置,如果发布带有位置的图片在网上,将暴露真实的个人信息;第四类是孩子的照片及姓名;第五类是家中老人的照片,也容易让不法分子盯上。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

从规定上看,民警不能随意查询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但是,实际上,民警基本上是可以随便查询公民身份信息的,原因在于,在人口信息网上进行查询的记录并不会被记录,也不需要经过上级批示,因此,民警想查都可以查。可以查的信息包括身份户籍信息、家庭成员信息等。

当然,如果有证据证明民警随意泄露公民信息、造成损害的,泄露信息的民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相关规定第六条居民身份证式样由门制定。居民身份证由机关统一制作、发放。

居民身份证具备视读与机读两种功能,视读、机读的内容限于本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项目。

机关及其人民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

人民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绝人民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方法予以处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

文档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方法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二、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牢记三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