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受理一般情况下是不要监护人。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对共同借款人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年龄在30至60周岁;
2、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户口在本县;
4、共同借款人的认定顺序: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弟姐妹、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
5、学生入学前户籍不在本县、但父母户籍在本县的,不能受理;
6、学生入学前户籍在本县、但父母户籍均不在本县的,不能受理。
一、在国内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哪些材料
首次进行贷款的学生需要提供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和2份复印件),户口本(只看原件),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和2份复印件),签字并盖章的申请表一式2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原名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
二、什么是法定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三种:
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
担任监护人的顺序依血缘关系和组织关系的远近而确定,顺序在前者排斥顺序在后者。
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四种:
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二是其他近亲属如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三是关系密切的其它亲属、朋友。
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当地的民政部门。
确定监护人也依上列顺序进行。担任法定监护人应监护能力。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主要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