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伤人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醉酒人是完全刑事责任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醉酒状态下的行为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减弱判断力和行为控制能力,但并不会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醉酒是自愿的,应预见并可控制。因此,醉酒伤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不享受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规定。
法律分析
一、醉酒伤人能否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醉酒伤人可以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醉酒人是完全刑事责任人吗
醉酒的人犯罪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是完全刑事责任人。
根据《刑法》规定,这里说的“醉酒”,是指生理醉酒,即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出现精神失常的情况。在醉酒状态下,行为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减弱判断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并不会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且醉酒的人对自己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是人为的,是醉酒前应当预见并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醉酒的人犯罪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结语
醉酒伤人可以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尽管醉酒可能减弱行为人的判断力和控制能力,但并不影响其完全承担刑事责任的地位。相比之下,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因此,醉酒的人犯罪仍需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