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计算公式是X/(1+17%)*17%,这个公式里的X是含税价,含税价除以(1+17%)是用来计算不含税价格,乘以17%的税率来计算的缴税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
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
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额,为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第六条
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
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纳税人身份划分的标准是如何的
纳税人身份划分的标准:
一是年应税销售额,二是会计核算水平。
根据《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是: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此外只要小规模企业有会计、有账册,能够正确计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并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年应税销售额不低于30万元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均可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1、开业满一年的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年销售额(包括出口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以下规定标准:
①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
②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
2、新办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一个月内,具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经税务机关测算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可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暂认定期最长为一年(自批准之月起满12个月计算):
新办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基本条件(实收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税率6%的怎样计算
率计算:
含税价格/(1+6%)=不含税价。
1、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税率是唯一的,只能是4%、6%、17%之中的一个,没有同时使用两个税率的可能性。
2、含税价=不含税价格*税率。
3、不含税价格=含税价/(1+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第二条
税率(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
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
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
但是,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
税率的调整,由决定。
纳税人身份区分的标准是怎样的
纳税人身份区分的标准:
一是年应税销售额,二是会计核算水平。
根据《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是: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此外只要小规模企业有会计、有账册,能够正确计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并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年应税销售额不低于30万元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均可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1、开业满一年的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年销售额(包括出口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以下规定标准:
①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
②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
2、新办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一个月内,具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经税务机关测算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可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暂认定期最长为一年(自批准之月起满12个月计算):
新办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基本条件(实收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虚开投案自首如何处理
虚开投案自首的处理是:
自然人犯罪的,在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的基础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单位犯罪的,在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基础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纳税人身份区分的标准有哪些
纳税人身份区分的标准:
一是年应税销售额,二是会计核算水平。
根据《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是: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此外只要小规模企业有会计、有账册,能够正确计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并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年应税销售额不低于30万元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均可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1、开业满一年的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年销售额(包括出口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以下规定标准:
①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
②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
2、新办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一个月内,具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经税务机关测算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可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暂认定期最长为一年(自批准之月起满12个月计算):
新办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基本条件(实收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该内容由 梅晓东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