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的金额是指:按商品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专用的税额是指:按商品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含税与不含税价格的转换:1)销售方为一般纳税人:不含税价=总额/17;税额=不含税价*17%;2)销售方为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价=总额/03;税额=不含税价*3%;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根据《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税额怎么计算
额计算公式具体如下: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含税销售额的换算。其计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税负计算公式
税负率计算公式=实际交纳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某时期“税负率”=当期的“应纳税额”÷当期的“应税销售额”。本月没有上期留抵税额,税负率=(销项-进项)/不含税销售收入。税负率以一年为准,有的地方也按季度或者按半年测算。对于企业来说,有的行业经营具有季节性或者周期性,按季度或者半年有的时候都会起伏比较大,没有可比性,只能进行纵向同期比较,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应交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小规模计算公式
小规模 计算 公式:应交 = 含税价格 / (1+3%)* 3%例如,销售商品1000元(含税),应交1000 / 03 * 0.03 = 13(元)附加税 = 13 * (7%+3%+2%)= 50(元)其中,7%为城建税;3%为教育费附加;2%为地方教育费附加(有的地区不收或收取1%) 该内容由 李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