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案件比较简单的,人民可以当天宣判,如果比较复杂的,可以定期宣判。
一、怎么办理诉讼离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步就是起诉。夫妻中任意一方可以向人民提出自己的诉求,也就是解除婚姻关系。一般来说,离婚诉讼的原告,也就是提出离婚的一方,应该向对方的户口所在地的人民起诉,但如果对方并不是居住在户口所在地,那就要向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提交诉讼申请了。起诉的时候,原告应该提交诉状和相关文件,比如说双方的个人信息,诉讼的请求和相关的原因、实际情况,并且呈上相关的证据、证人信息。第二步,人民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就包括了审理之前做好准备、进行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在审查阶段,审判人员会审阅诉讼的相关材料并且进行调查和证据的收集。一般人民受理案件后,会对当事人先进行调解,看是否能达成协议。如果调解不成,就要开庭审理,进行询问和法庭辩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能和好的,就会将协议记录存档,但一般不会发放调解书。如果达成离婚协议,则发放调解书,调解书和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第三步,进行最终的判决。会根据庭审结果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也会宣判最后的判决结果。宣判的时候都是公开宣判,如果是在庭上宣判的,就会在十天之内送达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则是在宣判后发放判决书。如果夫妻双方有任何一方对结果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提起上诉,进入二审阶段。
二、争孩子抚养权会当庭宣判吗
对于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判决是否会当庭宣判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对于事实案件,比较简单的会当庭宣判、而如果是案件相对复杂的抚养权案件,法律规定应当在六个月内审判结束,通常会使用普通程序审理。并且对于在第一次抚养权案件中败诉的,当事人只能在六个月后再次起诉。
三、起诉离婚当天能不能判
起诉离婚当天一般是不能够判决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批准。
人民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规定,人民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