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立案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0-15 19:24:27
民事纠纷立案标准
一、民事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1、民事纠纷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第一百二十六条;
导读一、民事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1、民事纠纷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第一百二十六条;

一、民事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
1、民事纠纷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民事责任有哪些特征
1、强制性。民事责任的强制性是其区别于道德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基本标志。民事责任强制性的表现主要有两点:
(1)在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或者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时,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当民事主体不主动承担民事责任时,通过国家有关权力机构强制其承担责任,履行民事义务。
2、财产性。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非财产责任为辅。一方不履行民事义务的行为,给他方造成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失,通常通过财产性赔偿的方式予以恢复。但是仅有财产责任不足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因此,法律也规定了一些辅助性的非财产责任;
3、补偿性。民事责任以弥补民事主体所受的损失为限。就违约责任而言,旨在使当事人的利益达到合同获得适当履行的状态;侵权责任,旨在使当事人的利益恢复到受损害以前的状态。
民事纠纷立案标准
一、民事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1、民事纠纷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第一百二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