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人员,数额较大的可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判处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对国有单位人员及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依法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职务侵占罪的刑责如何界定?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或其他特定职务人员滥用职权,将应当属于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的款项、物品或权益据为己有的犯罪行为。在确定职务侵占罪的刑责时,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考虑被侵占财产的价值和性质,以及侵占行为的具体情节。其次,要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故意和动机,是否存在恶意侵占的意图。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人的前科记录、社会影响以及对被害人的损害程度等因素。最后,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刑罚幅度和司法实践进行量刑裁定。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的刑责界定是一个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过程,旨在实现刑罚的公正与合理。
结语
职务侵占罪的刑责界定是一个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过程,旨在实现刑罚的公正与合理。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对于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可处以不同刑罚。同时,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类似行为的,也有相应的定罪处罚。在确定刑责时,需要综合考虑被侵占财产的价值和性质、犯罪人的故意和动机、社会影响以及对被害人的损害程度等因素。只有通过公正、合理的刑罚界定,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二条 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一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