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刑事诉讼法》,打架斗殴刑事拘留一般在3-14天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37天。
2.打架斗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具体根据情节轻重而定。
3.打架斗殴的犯罪行为根据具体行为性质而定,可能涉及侵犯人身权利、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等。
4.打架斗殴行为虽然不一定构成犯罪,但仍属于违法行为,可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处罚根据情节轻重而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一、打架最多被拘留多少天
打架斗殴刑事拘留日期大概是在3-14天。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应当自接到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不批准逮捕的,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也就说,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不超过14天。同时,《刑事诉讼法》还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即在特殊情况下,刑事拘留期限可以延长到37天。
二、对打架斗殴怎么处罚
打架斗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具体规定如下: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三、打架斗殴属于什么犯罪行为
看具体行为性质.
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轻微伤以上、或者持械随意殴打他人的,涉嫌“寻衅滋事罪”;
3、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双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众斗殴罪”。
打架斗殴行为,根据具体情节的不同,看是否构成犯罪。不过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虽然不能认定构成犯罪,但也属于违法行为。按照规定,可以给予当事人5-10日拘留的处罚,同时在200元-500元之间对其作出处罚。若是情节较轻,则对应的处罚也会轻一些。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打架斗殴刑事拘留一般为3-14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37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打架斗殴违法行为可处以拘留和罚款,具体罚则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打架斗殴行为根据具体情节的不同,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或聚众斗殴罪。无论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九条 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应当严格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九十一条 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必要时,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
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等材料。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和保证金交纳情况等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