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分析:公司犯罪的刑责划分与判刑标准是根据公司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的。公司犯罪的种类较多,包括贪污受贿、侵犯知识产权、环境污染等。其判刑标准主要是按照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社会影响和犯罪者的主观故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来说,犯罪行为危害程度越严重、社会影响越恶劣、犯罪者主观故意越明显,刑责划分和判决可能就越严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二条“公司犯罪的责任”:企业组织、集团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企业组织、集团违法犯罪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一)对企业组织、集团违法犯罪的行为有组织领导、指挥、控制、参与、纵容的;(二)对企业组织、集团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掩盖、转移财产的,或者以其他方法帮助组织、集团逃避处罚的;(三)明知或者应当知道企业组织、集团违法犯罪的行为,不报告有关机关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一条“罚金”的规定:对于犯罪的单位应该根据其违法所得的数额或者违法所得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可以从单位违法行为产生的收益总额中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罚金。
3.《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企业犯罪刑事责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企业犯罪罚金的标准,应当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违法所得数额、违法情节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低于违法所得数额的百分之三十,但是最高不得超过罚款法定限额的十倍。”
总之,公司犯罪的刑责划分和判决是根据犯罪行为性质和情节的综合评定,一般来说刑事责任和罚金都与犯罪所得数额、社会影响等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