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应对家庭暴力伤害的方式有报警和离婚。离婚可通过协议或诉讼进行,诉讼离婚是通过解除婚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禁止家庭暴力,受害者可寻求他人、组织的帮助,报警救助,提起离婚诉讼或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暴力侵犯受害者的人身权利,精神摧残,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和发展。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劝阻、调解家庭暴力,机关应制止实施中的家庭暴力。
法律分析
一、女性应该怎么应对家庭暴力伤害
1、女性应对家庭暴力伤害的方式:可以报警,也可以离婚。离婚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制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三款: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家暴,遭遇家暴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请求他人、其他组织的帮助(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施暴人所属工作单位);向机关报警救助;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法律援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性
1、家庭暴力首先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特别是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和自由权。
2、家庭暴力伴随着受害人的精神摧残。
3、家庭暴力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
4、家庭暴力严重地危害社会安定,阻碍了社会发展进步。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结语
女性应对家庭暴力伤害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报警求助,也可以选择离婚。离婚可通过协议或诉讼进行,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离婚、财产分割、债务分担、子女抚养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向提起诉讼,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三款,家庭暴力是被禁止的,受害人可以寻求他人、其他组织的帮助,报警救助,提起离婚诉讼并请求法律援助,或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包括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利、精神摧残、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以及阻碍社会安定和发展进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机关有责任劝阻、调解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五条 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机关报案。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