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事故超过诉讼时效仍可起诉,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受损之日起计算。根据最高解释,应受理超时起诉,但可考虑对方的诉讼时效抗辩。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法律分析
超过诉讼时效的医疗事故,依然能够起诉,且诉讼时效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第一款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拓展延伸
超过诉讼时效的医疗事故索赔:赔偿机会是否完全丧失?
超过诉讼时效的医疗事故索赔,赔偿机会并非完全丧失。虽然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但仍存在一些例外情况。首先,某些司法管辖区可能对特定类型的医疗事故延长诉讼时效,例如对于未成年受害者或无法立即发现损害的情况。其次,如果医疗机构或医生故意隐瞒事故信息,可能会导致诉讼时效被中断或延长。此外,民事索赔之外,还可以考虑行政投诉、协商和调解等非诉讼解决途径。因此,尽管超过诉讼时效会增加索赔的难度,但并非完全绝望,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重要的是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可行的法律途径和策略。
结语
超过诉讼时效的医疗事故索赔,赔偿机会并非完全丧失。诉讼时效是一项重要,但仍存在例外情况。某些司法管辖区可能延长诉讼时效,如未成年受害者或无法立即发现损害的情况。医疗机构或医生故意隐瞒事故信息可能中断或延长诉讼时效。此外,非诉讼途径如行政投诉、协商和调解也可考虑。虽然超时增加索赔难度,但并非绝望,需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可行法律途径和策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