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调解、投诉或起诉等方式解决问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或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提起诉讼。实习生未发工资也可通过协商、投诉或起诉要求支付报酬。
法律分析
一、没办入职不发工资怎么办
1、没办入职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其他。
2、法律依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实习不发工资怎么办
实习不发工资,有以下解决办法:
1、与用人单位协商;
2、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进行投诉;
3、可以直接向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报酬。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维权权益受损,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当维权权益受损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合同、工资单、通信记录等,以证明无工资入职的事实。其次,与雇主进行沟通,通过书面信函或面谈表达自己的诉求,并要求合理解释和解决问题。如果雇主不合作,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途径,向劳动监察部门或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建议和支持。重要的是要坚持维权,保持合法合理的行动,争取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正与合理。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当遇到没办入职不发工资或实习不发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向起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收集相关证据,与雇主进行沟通,并寻求劳动仲裁、法律诉讼途径,甚至寻求法律援助和律师的建议与支持。坚持维权,争取公正与合理的权益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