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过了20年后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而言,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五年后不再追诉;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十年后不再追诉;如果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十五年后不再追诉;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经过二十年后不再追诉。然而,如果在二十年后仍然认为有必要追诉的话,必须向最高请核准。
法律分析
一般过了20年不再追诉。
案件过了下列期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核准。
拓展延伸
刑事责任追究的时效性及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责任追究的时效性是指在何时对犯罪行为进行起诉和审判的时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责任的追究时限因不同犯罪行为而异。一般而言,轻微犯罪案件的追诉时效为3年,普通犯罪案件为5年,而严重犯罪案件如杀人、强奸等没有时效。此外,如果犯罪行为被认定为连续犯罪或者存在隐匿手段,时效将会延长。法律规定的时效性旨在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公正审判和法律的及时实施。因此,在刑事责任追究过程中,对于时效性的把握和合理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责任的追究存在时效性。一般来说,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案件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追诉时限为五年、十年、十五年或二十年。对于超过二十年的案件,如有必要追诉,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核准。刑事责任追究的时效性旨在确保公正审判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刑事案件中,准确把握和合理运用时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审查批准。
必要的时候,人民可以派人参加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