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民事诉讼法期间计算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1-27 10:55:43
文档

民事诉讼法期间计算方法

期间,是指人民、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应遵守的时间。狭义的期间指的是期限,广义的期间包括期限和期日。期限,是指人民或诉讼参与人单独完成或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一段时间。比如,法律规定人民受理案件的期限是7天,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天。期日,是指人民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汇合在一起进行一定诉讼活动的日期,如案件的开庭期日、案件的宣判期日等。期间的计算方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5条的规定,期间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1.期间以时、日、月、年作为表示单位。
推荐度:
导读期间,是指人民、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应遵守的时间。狭义的期间指的是期限,广义的期间包括期限和期日。期限,是指人民或诉讼参与人单独完成或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一段时间。比如,法律规定人民受理案件的期限是7天,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天。期日,是指人民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汇合在一起进行一定诉讼活动的日期,如案件的开庭期日、案件的宣判期日等。期间的计算方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5条的规定,期间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1.期间以时、日、月、年作为表示单位。


期间,是指人民、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应遵守的时间。狭义的期间指的是期限,广义的期间包括期限和期日。期限,是指人民或诉讼参与人单独完成或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一段时间。比如,法律规定人民受理案件的期限是7天,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天。期日,是指人民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汇合在一起进行一定诉讼活动的日期,如案件的开庭期日、案件的宣判期日等。期间的计算方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5条的规定,期间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1.期间以时、日、月、年作为表示单位。

2.期限开始日,从有关的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接收了有关法律文书或诉讼文书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例如,当事人于2001年5月21日接到一审判决书,上诉期为15日,其具体上诉期为2001年5月22日至2001年6月5日,即2001年5月21日接受送达的这一天不计算在上诉期限内,而从次日2001年5月22日开始计算。

3.法定期间或指定期间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期满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节假日是指国家法定的公众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及星期

六、日等。不包括非公众的节假日,如妇女节、教师节和学校的寒暑假等。应当注意,法定期间或指定期间的开始日以及期间中的一些日期是节假日的,应当计算在期间内而不应从期间一中扣除。

4.诉讼文书的在途期间不包括在期间内。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无论人民收到诉讼文书是在原定的期间内还是超过了原定的期间届满甘,均不算过期,该诉讼文书的交付日期,以该文书交邮时邮局在该文书邮件所盖的邮戳上的日期为准。应当注意,法律规定的在途期间不计算在内的期间,只是指诉讼文书的在途期间,而不包括当事人为进行诉讼行为而旅行的在途期间。

文档

民事诉讼法期间计算方法

期间,是指人民、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应遵守的时间。狭义的期间指的是期限,广义的期间包括期限和期日。期限,是指人民或诉讼参与人单独完成或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一段时间。比如,法律规定人民受理案件的期限是7天,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天。期日,是指人民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汇合在一起进行一定诉讼活动的日期,如案件的开庭期日、案件的宣判期日等。期间的计算方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5条的规定,期间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1.期间以时、日、月、年作为表示单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