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立案标准:行为人以毁坏、拆卸、割断等方式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受影响。
法律分析
《刑法》中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立案标准为:行为人以毁坏、拆卸、割断等方式实施了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此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有可能引起不特定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拓展延伸
电力设备破坏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电力设备破坏罪的定罪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证明被告故意破坏了具有电力功能的设备,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而非仅仅是意外损坏或一般的磨损。其次,需要证明被告的破坏行为导致了电力设备的失效或无法正常运行,给电力供应系统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证明被告对破坏行为的实施具有明确的主观故意,即被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电力设备的破坏,但仍然故意实施。最后,根据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规定,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等。总体而言,对于电力设备破坏罪的定罪,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上述各项定罪标准的成立。
结语
电力设备破坏罪的定罪标准包括:被告故意破坏具有电力功能的设备,导致设备失效或无法正常运行,给电力供应系统带来实质性影响。此外,被告对破坏行为具有明确主观故意,并需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等。对于定罪,必须有充分证据支持上述标准的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