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客观方面的表现方式不一样。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而敲诈勒索罪是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一、什么是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应该如何认定
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是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二、敲诈勒索团伙如何定罪
敲诈勒索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务的目的。
从客观构成上讲,本罪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团伙敲诈勒索二千元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三、超市偷一罚十私了算敲诈吗
一、超市偷一罚十是否算敲诈需要根据案情来看。首先,无论是个体超市还是大型连锁超市,都是从事市场经营的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机关,不享有公权力,其与顾客之间形成的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就是说,超市没有罚款的权力,对偷窃者“罚款”的行为属违法。
其次,顾客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对经营者权利的侵害的行为时,经营者可以采取的合法途径是基于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或侵权关系主张自身权利,要求顾客依合同履行义务或者赔偿损失。
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以一般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行为人必须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财物,这是敲诈勒索罪最主要的特点。威胁和要挟,是指通过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精神上的强制,使其在心理上造成恐惧,产生压力。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是其他目的,如债权人为讨债而威胁债务人的,则不构成本罪。
二、敲诈勒索罪可以通过的认定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综上所述,构成敲诈勒索罪主要看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以及是否采用了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