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发生医患纠纷之后,首先应当做的是及时取证,对医疗纠纷取证就是及时复印和封存病历等关键证据。在医疗纠纷案件中,最为关键,甚至是唯一的证据材料就是病历资料,而该证据材料是由医方制作和保管,对于医方而言具有掌握证据的便利性,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对该证据做相应的处理。因此,为保证涉案病历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以免医方对病历进行处理,患方应当纠纷发生的第一时间复印、封存病历等与纠纷有关的证据材料。
第二、把握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民法典》颁布实施以后的诉讼时效是3年。如果单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直接到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起诉。
第三、明确诉讼请求。明确诉讼请求,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诉讼主张,具体而言就是明确具体赔偿项目。由于医疗侵权涉及到人的身体,其赔偿项目不仅包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中的一般项目,也包括因个案而产生的一些具体赔偿项目,以及暂时没有产生但必然会产生的一些费用项目。
最后,在医疗纠纷官司中,医患双方都应当慎重对待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质证、鉴定等环节,某一环节把控不好就有可能导致败诉。
一、怎么起诉医疗纠纷
发生医疗纠纷起诉医院的流程如下:1、诉前准备工作:咨询医疗方面的专家,了解是否属于医疗过错,属于医疗过错的,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2、提起诉讼:到立案庭发起诉讼,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