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侵犯监护权可在3年内起诉。监护人应尊重被监护人意愿,不得处分财产。未成年人监护人应根据其年龄和智力尊重其真实意愿。违反监护义务包括虐待、遗弃、溺婴等行为。虐待可包括肉体和精神折磨。遗弃是拒绝履行抚养义务。溺婴是杀婴的行为。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侵犯监护权多久可以起诉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主张权利的期限是3年,所以侵犯他人监护权的,可以在3年内向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第一百八十【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违反监护义务的行为有哪些
(一)虐待未成年子女,虐待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经常以打骂、禁闭、有病不给予治疗或者强迫过度劳动等手段,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的行为。虐待行为表现为行为人经常或者连续性实施折磨、摧残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其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各种肉体折磨手段,如殴打、冻饿、强迫过度劳动等;第二,各种精神折磨手段,如侮辱、咒骂、行动自由、不让参加社会活动等。一般行为人在实施虐待行为时,两类手段并用的较多。
(二)遗弃未成年子女,遗弃是指对没有生活能力的未成年人负有而拒绝履行抚养义务的行为。
(三)溺婴、弃婴,溺婴是剥夺新生婴儿生命的行为,是杀婴的通俗总称。杀婴的手段很多。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侵犯监护权的行为可在3年内向提起诉讼。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违反监护义务的行为包括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以及溺婴等。虐待行为指经常对未成年子女实施肉体或精神上的摧残。遗弃是拒绝履行抚养义务,而溺婴则是剥夺新生婴儿生命的行为。以上是对相关问题的简要概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九条 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