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罪改称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且拒不支付者将受到刑罚,单位犯罪将罚金,并对主管人员处罚。如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在公诉前支付报酬并赔偿,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恶意欠薪罪,现在在刑法中称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中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但是如果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恶意欠薪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如何界定?
恶意欠薪罪是指雇主故意拖欠或恶意减少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法定权益的行为,属于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恶意欠薪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的界定主要取决于欠薪数额、恶意程度以及犯罪主体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恶意欠薪罪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面临刑事追究,刑罚可能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然而,对于恶意欠薪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的具体界定,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恶意欠薪罪,现在在刑法中称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恶意欠薪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的界定主要取决于欠薪数额、恶意程度以及犯罪主体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恶意欠薪罪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面临刑事追究,刑罚可能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然而,具体的法律责任与刑罚还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